English

公共艺术成为话题

1999-11-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即使不说深圳何香凝美术馆是个最好的存在,也仍然可以说——她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继1998年举办“第一届当代雕塑展”之后,年轻的何香凝美术馆又于近日举办了更大规模、综合性操作的“第二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这个展览创造了几个第一的记录:它是中国第一个由国家美术馆举办的大型国际当代雕塑艺术展;它是中国第一个集中了内地、台湾、香港和澳门艺术家和策划人参加的当代艺术展;另外,它还结束了中国城市没有当代国际艺术大师大型室外雕塑作品收藏的历史。这一切证明了,它是一个与深圳这座开放性国际城市的身份和地位相称的展览。

与第一届展览相比,此次展览延续了几个基本特征:它是一个完全公共空间的展事;它是一个具有相当时间跨度(一年)的展事;最重要的,它是一个有关“当代艺术”的展事。除了这些重要元素之外,本届展览的主题是“平衡的生存:生态城市的未来方案”,对此,学术主持人、美术批评家黄专先生认为,这个主题不是一个文化主题,恰恰相反,这是一个具体的“公共话题”。在深圳这类新兴的移民城市中,公众在语言、社会身份、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正在日益缩小,而基于共同利益的交流和对话的愿望则在不断增长,生态与环境这类话题在一个高度公民化的社会中往往体现为自觉的公共诉求,主持人希望通过这个主题将艺术的公共性问题有机地融入到城市的公共话语之中。它表明了展览面向未来的性质,从中使人们看到下个世纪中国公共雕塑的一些发展趋势。

现在,许多雕塑家和批评家提出用“公共艺术”取代“城市雕塑”这个概念,因为“城市雕塑”一词所限定的边界过于狭隘,而它目前在使用上其外延也早已扩大化了,并超出了这个词的本意。城市的高速公路、酒店酒吧、纪念广场、烈士陵园,装置、构成、光、水等方式是否都可以用城市雕塑概括,似乎值得商榷。用公共艺术来指涉公共场所、公共主题、公共订货的各种材料和风格的作品显然更确切一些。公共艺术的社会属性在于它除了艺术和学术外还是一种公共权利,如何使这种权利受到学术规范的约束,而不至于沦为某些雕塑家赚取名利及某些业主和决策人滥施个人意志的工具,已成为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这也是本届展览将“公共艺术”这一概念视为中心理念的原因。

由批评家参与策划的雕塑展是中国雕塑近两年展览方式的深刻转变,从主题确立、艺术评价到后期社会宣传,使雕塑展摆脱了以往的“同仁展”性质,在社会效应和学术批评两个层次得到有效提升。而在融资方式上,深圳何香凝美术馆组织的雕塑展争取到国家大型企业集团的投资,完全按照国际规范成立学术委员会,为艺术家出资印画册、运送作品,为中国雕塑的学术活动探索了一种规范的机制。Chinese-artcom的罗伯特·柏纳欧先生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展览,规模这么大,艺术性这么高,在美国和欧洲也不是常看到。《雕塑》杂志执行主编朱其先生说:此次展览因为有美术界和批评家的介入,而具有前卫色彩和学术水准,让实验艺术进入了公共场所。艺术家的基本功都不错,但可以看出内地一些艺术家还缺乏做环境艺术的经验,应该给他们多提供类似的实验场所。

中国雕塑在90年代末期正经历着现代雕塑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转换。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都市建设和新都市生活,为雕塑转换为公共艺术提供了难得的契机;自“八五新潮”以来的美术运动,尤其是90年代初兴起的中国观念艺术和装置艺术的实践,在某种程度上对雕塑艺术的概念边界和材料媒体的变革起了推动作用;传统的陶艺雕刻等工艺美术正在产生出具有现代观的以传统媒体作为实验材料的新媒体艺术实践;一批活跃的批评家开始介入雕塑批评和展览主持……。凡此种种,中国雕塑的各个层面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深圳“第二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展示了90年代中国雕塑艺术观念变革和艺术实验的概貌,其风格的多样性和题材、材料的广泛性是近年来雕塑展览中很少见到的。中外29位艺术家的雕塑作品不仅将在深圳展览一年,两位国际雕塑艺术大家贝纳·维尼(法国)和菲力浦·金(英国)与其他艺术家的数件参展作品还将被永久收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